您好,欢迎进入北京北方利辉试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网站!
一键分享网站到:

产品目录 / Product catalog

新闻中心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北京暴雨后的反思:60年一遇羊城扛得住吗?

北京暴雨后的反思:60年一遇羊城扛得住吗?

点击次数:1829    更新时间:2012-07-23

 北京暴雨后的反思:60年一遇羊城扛得住吗? 

21日上午至22日凌晨,北京周末的一场暴雨引发内涝灾害,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关心北京抢险救灾情况的同时,不少广州市民也在思量:如果同样的暴雨发生在广州,会演变成什么样?广州如何防御内涝、如何救灾?

    在暴雨的考验下,国内城市相继“看海”,暴露出我国城市排水标准普遍偏低的问题。广州探讨在排水系统之外增加专门的内涝防御系统,拟通过建设深层隧道*“水浸街”。

    北京暴雨移到广州会如何?降雨超150毫米羊城难逃水浸

    7月21日上午至22日凌晨2时,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为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zui大降雨量。此次降雨zui大点在房山区河北镇,降雨量519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212毫米。据报道,目前有10人在北京大雨中丧生。

    这场暴雨通过电视和微博在网上“直播”,经常和暴雨内涝“斗争”的广州市民非常关心北京抢险救灾情况。在微博上,不少广州网友发出了“北京,加油”的鼓励和祝福。同时,一个疑问也在人们脑中盘旋:如果广州也遇到这么大的雨,会怎么样?

    广州市排水设施管理中心主任谭东平告诉记者,“治水”之后,广州不少水浸黑点成功摘帽,岗顶、暨大等“黑点”建设了强排设施,局部提高了城市排水能力,但总体来说广州的排水能力并没有整体提升。“如果碰上北京那么大的雨,国内没有城市敢说自己不发生内涝。”多年从事排水工作的谭东平指出,广州下水管道排水能抵御50毫米/小时的降雨,极限雨量是80毫米,如果超过这个雨量,广州很多地方都将出现水浸,因此广州也亟需提高城市排水能力。

    记者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横向比较,2010年广州遭遇“5·7”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107.7毫米,市区平均降雨128.45毫米,中心城区和北部地区均超过特大暴雨标准,在这场暴雨中,广州共出现118个内涝点。而2011年的“10·14”暴雨,广州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116.47毫米,天河降水达到242毫米,全市出现26处内涝点。

    从雨量上来说,近年广州市还没有遭遇过像北京“7·22暴雨”那种雨量的暴雨。广州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排水专家指出,一旦全市平均雨量超过150毫米,广州也难以避免大规模水浸。“因为广州和北京一样,排水标准基本上是一年一遇。遇上60年一遇的降雨,远远超过管道排水能力,靠人工抢险是难以回天的。”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排水专家周玉文指出,国内城市在排水设施硬件上大同小异。按照我国现行城镇排水设施建设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城市一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0.5—3年(即抵御0.5—3年一遇的暴雨),重要地区也只有3—5年,而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城市普遍采取标准规范的下限,即一年一遇。广州比北京稍好的仅是,没有那么多下挖式立交桥。

    暴雨之下广州将如何应急?

    提前驻防内涝点 短信提醒市民

    在此次暴雨中,城市内涝应急抢险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广州市民尤其关心,如果广州遇到类似的暴雨,将如何防御?

    谭东平说,遇到这样的暴雨,广州市全体排水管理人员只有四个字:“全力以赴!”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广州市在抵御城市暴雨内涝的过程中建立了防内涝四级应急抢险体系。zui高的是一级响应,对应红色暴雨预警信号。zui低的是四级响应,这是广州的“”,还不等暴雨预警,只要气象台发出大雨预报,四级响应就会启动,排水抢险队员就必须赴内涝点驻防。他们会提前打开下水道井盖,放置反光雪糕筒的设施,防止行人掉落。在重要的防御点,还会提前从排水管里抽水,降低管道负荷。

    近年来,广州市对雨情越来越“敏感”。一旦有暴雨预警,气象台和三防办就会向全市市民群发预警短信;河涌和湖泊会提前排水,降低水位,以减轻雨时河道行洪压力;发生橙色以上暴雨信号,市领导要亲自到三防办坐阵指挥;全市十区二县级市的防内涝抢险全部打开,根据市民反映的内涝情况实时调度抢险力量。

    据了解,截至今年,广州市仅市一级防内涝抢险队伍就达到6支,抢险人员扩充到2300人。此外,全市各区还分别成立了抢险队伍。

    谭东平指出,除了雨时的抢险措施之外,平时的管理措施也同样重要。广州市每年汛期来临前会对全市排水管道进行巡查,一旦发现违法排污致使下水管道淤积的行为,会进行严厉查处并通过媒体曝光。但他表示,即使如此,广州市排水管网被人为破坏的情况仍比较严重。

    广州如何提高内涝防御能力?

    研究建深层隧道排水可行性

    “曾经以为‘水浸街’是‘广州特色’。这两年才发现,全国处处都可以‘看海’。”在微博上一位广州网友不无调侃地说。

    近年来国内城市相继发生严重的内涝灾害,提示长期沿用的排水系统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实需要。在常规的排水系统之外,*城市亟需建立专门的内涝防御体系,以补足排水系统标准低的“短板”。作为站在防内涝“前线”的城市,广州正试图建立内涝防御系统——深层隧道。

    深层隧道是埋在地下50米左右的大型盾构排水管道,在美国、伦敦、日本等国都有应用的先例。下暴雨时,当降雨量超过浅层排水系统负荷,多余的水可以流进“深隧”,暂时储存起来;一旦长期干旱,开启地下泵站,可将“深隧”里的水抽到河涌实现调水补水、或者用于城市绿化浇水。同时,建设“深隧”后,也有利于解决城市初雨污染和污水排入河涌的问题。因为“深隧”把初期雨水和溢流污水收集后,可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减少对河涌污染。

    7月20日,广州市召开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对策研究论证会。市水务局邀请了9位国内外专家对广州市提出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对策进行了论证。专家认为,广州市探索深层隧道排水新思路具有前瞻性,建议尽快开展深层隧道排水系统规划研究,与相关规划衔接,通过深化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7月,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7月份提交了一份广州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对策研究报告。据市政设计院介绍,针对广州市老城区“截污”、“初雨污染”和“内涝”三方面的排水问题,在保留并充分发挥现有排水系统和河涌水系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深层隧道排水技术的应用,可以达到充分改善河涌水质,提高排水、排涝以及河涌水系排洪系统标准的目标,保障城市水安全。研究报告建议广州市应科学推进深层隧道排水建设,包括做好规划研究,推进试点工程施工,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管理统一部署,开展广州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研究,开展深层基础地质资料勘察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认为,广州市用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和现有排水系统相结合,来解决河涌水环境治理和内涝治理问题是可行的。北京工业大学周玉文教授表示,广州市提出城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支持广州市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在会上,市发改委、市建委、规划国土及市人大、市政协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市民代表分别发表了意见。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深层隧道在施工上没有问题,技术上是可行的。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深层隧道走地下空间开发的道路吻合节约土地管理要求,但是工程建设时可能会对地面建筑有影响,建议在下一步详细深入研究时能充分考虑,包括预先判断是否需要拆迁。

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2024 北京北方利辉试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 京ICP备09022075号-1

一键拨号